适用规范
相应的规范《建筑地下结构抗浮技术规范》已发布征求意见稿,地下室抗浮锚杆,现行规范《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》《GB 50086 - 2015》有针对抗浮锚杆设计及施工详细的介绍。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--2011中"岩石锚杆基础"部分以及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GB50330-2013有关锚杆的部分可以参考使用,不过好只用于估算,抗浮锚杆,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,有一些锚杆构造做法可以参考。对于锚杆估算,推荐使用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GB 50330-2013,对于岩土的分类较细,能查到一些必要的参数。也可以按照《岩土锚杆(索)技术规程》(CECS22:2005)对锚杆抗拔力进行估算。
成品保护措施
现场成立成品保护小组组长,成品保护小组每天24小时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。
1) 抗浮锚杆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
在锚杆完成灌浆工作以后,如何对已完成的锚杆进行保护,是成品保护的重要部分。根据实际情况,计划采取如下措施:
①为了避免后续基础施工对锚杆造成破坏,任何机械不允许进入该区域进行工作。
②对伸出工作面的锚杆体用素水泥浆进行涂抹,以避免锚杆体锈蚀。
③抗浮锚杆必须分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施工,禁止遍地开花,从而增大成品保护的难度。
抗浮锚杆,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。抗浮锚杆,指的是抵抗其上建筑物向上移位而设置的结构构件,与地下水位高低及变化情况有关,与抗压桩受力方向相反。
抗浮锚杆,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。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,有其自身的性能,与一般基础桩的区别在于: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,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,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,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;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体承受拉力,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,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,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