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技术,前期主要应用于老厂或用于建筑物改造工程中的地基加固,也应用于调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倾斜;近几年开始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新建工程的地基加固处理上。本文就应用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,探讨沉降、裂缝原因。
锚杆静压桩
锚杆静压桩法是一种以基础处理和加固的建筑方法,相较于其他的加固方式,锚杆桩施工,它具有一定的优点,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施工时,具有无噪音、无振动、设备简单、操作方便、移动灵活、施工所需空间小的特点,具有标准化生产并且规格齐全的预应力混凝土,配合静压桩的广泛应用,能够有助于各类建筑物在施工中,达到技术和经济的成功。
静压桩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:
测量放线→桩机就位→起吊预制桩→稳桩→压桩→接桩→送桩→检查验收→转移桩机。
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
(1)施工新增承台时,预留好压桩孔或在原承台开凿压桩孔,预埋或后植入压桩锚杆;
(2)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,安装压桩架;
(3)采用千斤顶压桩,压桩过程必须连续,压桩过程中应保持桩段垂直,压桩力不能超过设计大压桩力;
(4)预制桩每节桩长2~2.5m,接桩见大样;
(5)压桩至设计要求时,进行封桩,向压桩孔内灌入C25混凝土,在桩顶用钢筋与锚杆对角交叉焊牢,然后再浇注早强混凝土。
沉桩机理
静压预制桩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。在沉桩过程中,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冲切破坏,伴随或先发生沿桩身土体的直接剪切破坏。孔隙水受此冲剪挤压作用形成不均匀水头,产生超孔隙水压力,扰动了土体结构,使桩周约一倍桩径的一部分土体抗剪强度降低,发生严重软化(粘性土)或稠化(粉土、砂土),出现土重塑现象,从而可容易地连续将静压桩送入很深的地基土层中。压桩过程中如发生停顿,一部分孔隙水压力会消失,桩周土会发生径向固结现象,使土体密实度增加,桩周的侧壁摩阻力也增长,尤其是扰动重塑的桩端土体强度得到恢复,致使桩端阻力增长较大,停顿时间越长扰动土体强度恢复增长越多。因此,静压沉桩不宜中途停顿,必须接桩停留时,宜考虑浅层接桩,还应尽量避开在好土层深度处停留接桩。静压桩是挤土桩,压入过程中会导致桩周围土的密度增加,其挤土效应取决于桩截面的几何形状、桩间距以及土层的性能。